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人间美食 >> 饮食文化 >> 素材正文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死拼酒?

作者:admin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 (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临近年末,全国各地好酒之人在网上接力开展了一场拼酒大赛。继江苏徐州、河北河间相继出现了“一斤哥”、“二斤哥”、“三斤哥”、“四斤哥”、“五斤哥”之后,12月26日,河南南阳与江苏丰县同时涌现“六斤哥”。这些酒桌上的海量之人喝酒像喝水一样,着实惊呆了众网友。有医生疾呼:珍爱生命,赶快停止接力拼酒炫酷风。


岁末年终,奇葩横行。外国人搞“冰桶挑战接力赛”,到了我们这就变成“拼酒大赛”了。但大量饮酒一旦超过身体极限,就等同于“拼命”,耍酷就不珍惜生命了吗?在一些数据统计中,喝酒致死的人数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英国喝酒致死的人数是每年约13000人,俄罗斯喝酒致死的人数是每年42000人,我国每年酒精中毒死亡的人数是超过11400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以及为此牵涉的其他无辜生命死亡的人数。


大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作为成年人基本上尽人皆知。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还要酗酒并不惜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确,中国独特的酒文化让很多人深受其害,却无可奈何。如今的商业活动、官场交际等,都少不了酒这个主角。不少人对于喝酒的态度很矛盾——喝酒应酬伤身又伤神,自己不愿意参加酒局;但是如果朋友摆酒不请自己,又感觉不被重视;自己不敬别人酒,担心显得不尊重别人;不接受别人敬酒,害怕驳了对方面子。


本来中国人饮宴,作为主方,希望劝人多饮,以尽到了地主之谊,唯恐受享者没有吃饱,一方面表达了主人的真诚,希望对方喝好喝够,同时也可以活跃酒宴的气氛,为饮酒者助兴,由此酒席上许多趣话便诞生了,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在最开始,这些表现都是善意的。但这种文化一旦到了生意场上,出于利益考虑,尤其是当一方有求于另一方的时候,拼酒这种“自证清白”和“主动低头”的方式成为社交场上的有效利器,为自己赢得对方的好感,获得生意上的利益。


于是,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甚至到了强迫的程度。到后来竟然演变成了通过虐待别人,获得成就感和主动感,通过自我虐待以示臣服,通过酒桌审视别人,把喝酒不豪爽与办事、交朋友不实在划等号,借此强行劝酒;酒桌上,把情面、私交与公事混在一起,借敬酒增加他人心理负担。至此,拼酒文化就彻底变成了虐待和自虐的文化。


酒成了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却也成为社会腐败的催化剂。它被赋予了太多社会意义,被很多人当成了感情深浅度等的“试金石”,也因此成了“不得不喝”的东西。或许正是因为中国文化中横亘于人际关系的种种戒备太多太深,才特别需要通过酒精来解除它;劝酒者在敬酒时,或许是在告诉对方,我同意解除戒备,请你也这样,这类似于握手礼的起源,告诉对方:瞧,我手里没有武器,让我知道你也没有,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劝酒习俗在古代或许真的发挥过确保聚宴各方同时丧失战斗力的作用,因为喝醉酒的人是很难保持格斗能力的。


近些年来,“拼酒式社交”在国内可谓风生水起,在饭局上,有酒无饭,可以,但有饭无酒,绝对不行!席间人们频频举杯,看似酒酣耳热、情真意切,然而席宴散去,只剩下一群各自肝痛胃痛的人们,他们一面忍受着身体不适,还要强撑着应付下一场的应酬既然大家都明白喝酒伤身,也并非真想喝,为什么还会陷入劝酒、敬酒这个死循环?随着春节的临近,想必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酒精运动”。你会再劝酒拼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