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即可免费订阅!
您的公众号名称 (微信号:设置您的微信号)
中国有2属12种,包括白腿小隼、猎隼、矛隼、游隼、阿尔泰隼、猛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黄爪隼、红隼、红腿小隼等。都是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腿小隼
白腿小隼
白腿小隼是隼科小隼属的鸟类,又叫小隼。体型微小的黑白色隼。上体黑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具白色点斑。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中国南方、印度支那北部。全球性近危,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红腿小隼
红腿小隼
红腿小隼分布于云南,翅长约9.4一9.8厘米。常单独活动于河谷地区,有时栖息在枯树上。捕食昆虫和小鸟等。
猎隼
是隼科隼属的中型猛禽。多生活于高山和高原。分布广泛,中国和中欧、北非、印度北部、蒙古常见。为不常见季候鸟。俯冲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280公里。以鸟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在阿拉伯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驯养导致猎隼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捕捉与驯养都是违法的。猎隼是蒙古的国鸟。
阿尔泰隼
是中型猛禽,但比猎隼体形略大,体长50一59厘米,体重800—1627克。上体蓝石板灰色到红褐色,有整齐的暗色横斑,下体为肉桂皮黄色,具有滴状的暗色斑点。
尾羽为蓝灰色或褐色,具不明显的暗色横斑。另外,它的跗跖被羽部分比猎隼的要多一些,超过总长度的二分之一
矛隼
别名白隼、巨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体型较大的猛禽,汉语根据最早命名它的女真名称音译为“海东青”。栖息于寒温带的森林地区,主要以野鸭、海鸥、雷鸟、松鸡、岩鸽等各种鸟类为食,也捕食中小型哺乳动物,还可以对付鹿这样的大型食草动物。
捕猎时飞行的速度非常快,矛隼的名字就源于飞行中的它像掷出的矛枪一样迅疾无比。矛隼是冰岛国鸟。
游隼
俗名花梨鹰、青燕、那青、鸭鹘、黑背花梨鹞,遍布全球,但在欧洲和北美分布区的大部地区已变得稀少。美国游隼在哈得逊湾一直分布到美国南部,现已成濒危种,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北部已灭绝。日本游隼和其他亚种也越来越少。游隼是世界上短距离冲刺速度最快的鸟类。
燕隼(因为大学生掏其鸟窝被判刑一案而被大家熟悉)
俗称为青条子、蚂蚱鹰、青尖、土鹘、儿隼、虫鹞等,体形比猎隼、游隼等都小,为小型猛禽,体长30.5-35.5厘米。上体深蓝褐色,下体白色,具暗色条纹。腿羽淡红色。繁殖于欧洲、西北非、除阿拉伯外的中东,以及整个亚极圈和温带亚洲。栖息于接近林地的开阔原野。捕食小鸟和大型昆虫。除海南外,全国各省有分布。
猛隼
体长约30.5一35.5厘米。以小型兽类、鸟类等为食。头部和飞羽黑色,上体石板灰色,下体暗栗色。似大型的燕。休息时多在树枝上。一般生活于多树的山脚,栖息于有稀疏林木或者小块丛林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常在清晨和黄昏最为活跃。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西藏等少数地点。
灰背隼
又叫灰鹞子、朵子。蓝灰色,无髭纹,尾有窄白色条纹。分布于整个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在中国主要繁殖于东北三省和新疆,冬季迁飞至西藏及长江以南地区越冬,迁徙时几乎遍布全国。喜单独活动于开阔的草原、农田地带。主要以昆虫和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
红脚隼
又叫西红脚隼、青燕子、青鹰、红腿鹞子等。习性同阿穆尔隼。主要可见于东欧与亚洲。在冬季会迁徙至非洲地区过冬。成年雄隼拥有一身蓝灰色的羽毛,以及红色的尾羽及鸟脚;雌隼则有灰色的背羽和翅膀、橙色的头部,以及附带黑色条纹的白色面部。主要猎物是大型昆虫,偶而会捕食其他小型鸟类或哺乳类。红脚隼非洲的一个亚种提升为了独立鸟种——岩隼。
黄爪隼
别名黄脚鹰。栖息于旷野、荒漠草地、河谷疏林,以甲虫等昆虫为主食,也食鼠类和小型鸟类。在天山地区甚至可以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特别喜欢在荒山岩石地带和有稀疏树木的荒原地区活动。体长约31厘米,雄鸟下体赤褐色,具宽阔黑色次端斑和近白色端斑。雌鸟上体具横纹,下体具纵纹。
红隼
别名茶隼、红鹰、黄鹰、红鹞子,小型猛禽,属隼形目隼科隼属。眼睛的下面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能捕捉地面上活动的啮齿类、小型鸟类及昆虫。比利时国鸟。
别看猛禽处在食物链顶端,很是威武,但它们数量稀少,繁殖率天生不高。以隼科猛禽为例,一窝产卵有2—4枚就算不错。(大学生闫某声称,在一个窝里掏出12只燕隼雏鸟,显然是说谎)若要都能孵化出来,还都能顺利长大,那更是难上加难。
所有猛禽都是肉食动物,由于人类不断破坏环境,造成其栖息地锐减。加上不断使用各种剧毒农药,食物都缺乏,存活率不高。而猛禽普遍存在幼鸟窝里竞争的局面,先孵化出来的哥哥姐姐凭借体型大的优势,欺负个头小的弟弟妹妹,从它们嘴中夺食。在食物紧张的情况下,甚至将其吃掉。
很多猛禽都吃老鼠,而老鼠又是农业头号敌人。由于猛禽等老鼠的天敌大量被猎杀,导致中国各地鼠患不断,农业减产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