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教育知识 >> 小学课堂 >> 素材正文

活久见?我们坚信多年的这些学习好习惯,可能都是错的!

作者:lei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2/23

点击上面蓝色字即可免费订阅!

您的公众号名称 (微信号:设置您的微信号)  

  您是否也在担心,孩子的学习忽高忽低?


  随着认知科学家们不断逼近“效率”这一问题的核心,最近,他们发现了和前面所提相抵触的一些新做法。


一、我们认为,固定学习场所能提高效率。错!变换不同地点能优化记忆效果


  一直以来,我们坚信,固定学习场所能提高效率。但新发现却提醒我们,变换不同地点学习才能优化记忆效果。相似的情况还有,把相关技巧或概念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学习比每次钻研一个方面更有效。


  :“这些结果被我们发现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学校没有采纳它们,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的也没有。我们现在还在将那些错误的号称能提升学习效率的观念信以为真。”


二、我们认为,专心学习要找窝在一个小角落里。错!杂乱开阔的空间才是上上之选


  一直以来,在流传甚广的好习惯中,强调学生找一个专门的学习点,诸如书房或图书馆一角。研究者的发现恰恰相反:在1978年的一个实验里,心理学家让两群大学生分别进入两个房间,背下40个单词——一个房间现代化并且面朝庭院,另一个房间没有窗户,并且杂乱。结果,这些学生比其他在正常教室里或者图书馆的学生都要背得更好。


  

  大脑能将正在学习的东西与所处环境的感觉产生微妙联系,这样的感知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总会进行。比如说,宿舍学习室的荧光灯光芒能把凡尔赛条约的条款照得富有色彩;窗帘下投影的小院垂柳把马歇尔计划分得条理清晰。强迫大脑将同样的事物进行多重联系让信息变得更立体。


三、我们认为,利用图像来学习能够刺激记忆。其实,不一定

  有一种观念一直让我们以为,一些人是“图像学习者”,一些是“听觉学习者”,一些是“左半脑”学生,另一些右半脑更发达。但心理科学杂志上的相关研究却显示,以上论调都没什么证据。


  

  一些教育家喜欢采用传统教学,而另一些杰出的教育家在黑板前率性发挥,讲到动情处会手舞足蹈。有人认为,后者会更刺激孩子们吸收知识,提醒:“我们还没有发现能创造出良好学习氛围的老师之间的共性。”


四、我们认为,反复练习一个东西,印象更深刻。错!交替练习的印象更深刻


  其实,音乐家早已知晓这一点,他们的一次练习通常包括音阶练习,乐曲练习,节奏练习。许多运动员也在训练中穿插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技术练习。这样做的好处在一些领域是显著的。


  

  在一项最近发表在应用认知心理学杂志的研究中,一半的孩子在一种例题基础上反复做题,然后才做下一类题目。另一半孩子要做混合的习题,也就是四种计算题一起当例题题。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解完相同题目。过了一天,研究人员给孩子们进行测试同样类型的新题目。混合学习的学生得分比专项学习的学生高了一倍,具体为高77%到38%。这一现象在成年人和小朋友身上都有体现。“当学生看见一组同样的问题,不用读题,他们就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做,”Rohrer教授说“那就像骑的脚踏车带安全轮。”他还补充道:“而当面对混合题目时,每题都和上面一题有所不同,这也就是说孩子们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这就像做一份真正的试卷。”


五、我们认为,记下一个知识点要死记硬背?错!背了就忘,然后再背效果最好


  大多数人认为,精通一门工作的最好办法就是大量的反复练习,而现在的发现完全摧毁了这种假设。虽然认知科学家没有否认纯填鸭式的学习也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仓促间填满的大脑就像急急被塞满的廉价手提箱,许多学生突击学习后发现最后记得东西可以在大脑里停留一会儿,但绝大部分都无影无踪。


  

  “许多学生考试之后不是回忆不起之前学习的内容,他们完全像是从来没见过那些东西一样。”当我们神经系统像手提箱一样被仔细而又渐进的装载,它能记住里面的内容很长一段时间。今晚学一个小时,周末学一个小时,下周再这么重复一次——我们把这个称为间隔学习,在不要求学生付出更多努力或更注意力的情况下,这能让日后更容易的回想起今天所学。


  这背后的原因,没人能断言。可能大脑在复习时会在加深理解前先重学一遍之前已吸收的知识,这个就是自我加深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说遗忘是学习之友,”“当你忘记一些东西时我们就有机会能再学一下,下次你再见到曾遗忘的知识,你还会卓有效率的加深印象。”但这不是说以上的技巧——变换学习环境,混合学习时能接收的信息,间隔学习时间,自我测试等等,能把一个超一流懒鬼变成超一流学生。这当然需要进取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