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家居生活 >> 育儿知识 >> 素材正文

你的孩子“社会化”合格了吗?

作者:less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29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 (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摘要:
“望子成龙”在中国式教育下,几乎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无害又身心健康的“龙”呢?

  最近有一对夫妇来找我,因为他们因儿子的事发生了争执,爸爸认为应该给孩子多安排一引动社会活动,学会与人交际,成天关在家里不出门,来了客人都不会打招呼,以后到社会上怎么和人交往?妈妈则认为,孩子“坐得住、会读书”,会考个好学校,人人羡慕,社会交往等以后再说。


  其实这对夫妇争执的焦点就是孩子的社会化程度问题,那么应该怎么评判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呢?今天小育就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明确概念--什么是社会化?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社会化”。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称为“社会化”。一个人在刚刚出生时可以说是“动物人”,在成长的这一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作用等各方面的相互融合,使人从“动物人”升级为“社会人”。


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①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是人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它是通过儿童的父母进行的,由于父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给予儿童的社会教化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密切联系基础之上的早期教育,是其他各方面教育所无可取代的。


  ②托儿所、幼儿园

  在我国,它们不是纯粹的“保育”性质的单位,而是培养幼儿的最初基地和人才培养的科研单位,是最早对人进行集体教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儿童社会化取得明显进步。


  ③小学

  与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相比,它是对儿童进行社会教化的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机构,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法国心理学家瓦龙把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称为他们从“主观或个性时期”进入“客观时期”的一个转折点。通过小学教育,儿童开始掌握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发展创造的能力。这个时期影响儿童社会化最大的是老师和同学。为儿童挑选良师益友,对他们一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④社会

  指除了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以外的其他社会环境。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的范围也广泛了。各种社会舆论、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的影响可能给他们的一生打上烙印。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方面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另一方面对社会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又缺乏鉴别的能力。


  以上儿童社会化的途径是交互起作用的。社会化途径,学龄前是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入学后是学校──家庭──社会;离开学校后是社会──家庭的主次不同的途径。


如何判断孩子社会化程度?


  美国心理学会曾给儿童的“社会化”制定了一个诊断标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①至少有一个同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

  ②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③做了错事,并造成了坏的结果,但能在不被人发现时主动认错。

  ④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⑤对周围的人表示关心,分享自己与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一般来说,在上面的5条中,6岁以下的孩子应最少满足1条;7-12岁的孩子应最少满足2条;13-18岁的孩子最少应满足3条。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说明孩子社会化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


  家长们可以用这个标准对自己的孩子测试一下,以便在家庭教育中更有针对性。

  发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的漠视、不去解决。

  只要我们用心指导,孩子的社会化问题就一定能够很好的解决。

  当然,感兴趣的家长朋友也可以为自己做一下测试,及格的标准是符合其中的3条。如果达不到,那么家长就应该反思自己了。


 


上一篇:
  • 上一篇素材:
  • 下一篇:
  • 下一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