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教育知识 >> 高中知识 >> 素材正文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绩】

作者:admin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8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 (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孩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学业是孩子的主业,不能离开学业谈发展,这里的学业包括学校课程,也包括业余爱好等。孩子的学习是家长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绩?

  案例:一个刚上学的孩子,一年级上学期考了双百,爸爸很高兴,买了一台电脑奖励儿子。没想到,孩子迷上游戏,上课打瞌睡,成绩下降。爸爸急了,把电脑处理了。谁知孩子开始放学不回家,拐弯到同学家或游戏厅去过瘾,爸爸恨铁不成钢,觉得孩子没救了!

  后来,奶奶出山,力挽狂澜:作为退休教师的奶奶和孩子一起做了计划,后面的一段日子里,每天放学后是这样的:

  1.学校生活精彩回放,大约20到30分钟,奶奶听孩子说这一天的学习、课间活动等,奶奶偶尔问一下。

  2.学习竞赛,奶奶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先复习,再做作业,奶奶看书写文章。遇到难题,奶奶先启发,尽量不直接讲解。

  3.有奖质疑,孩子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奶奶让他把问题找出来,一个问题记一个小星,10个记一个五星,每得一个五星,奶奶答应孩子一个小要求,如讲一个故事,和奶奶打羽毛球……两个月以后孩子在期末考试中考了60多分,如果依父母又是一顿批。可奶奶一个劲儿地鼓励孙子的进步,决定假期带孩子去旅游……一年后,在升级考试中三科都接近90分,奶奶又鼓励,又带孩子到一个更好的地方旅游……

  父母方面:

奖励不当,一年级考试成绩好,奖励是可以的,但买电脑使得孩子的兴奋点转移到了电脑。并且买电脑后家长没有科学引导,没有制定一定的使用规定,更没有预见到孩子兴奋点的转移。当发现孩子“玩物丧志”迹象时,没有因势利导,如指导怎样发挥电脑的辅助学习功能,而是因噎废食,把电脑处理掉了。这种做法没有得到孩子认同,引起逆反。表面上看起来,爸爸为孩子着想,其实根本没有尊重孩子,而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孩子当做附属物、当做和自己不平等的小动物和机器人。

  奶奶方面:

  1.把目标具体化、阶段化、可实现化,即跳一跳能摘到桃。一旦摘到桃,就将目标前移,就是桃高了一点,仍跳一跳能摘到。

  2.把科学合理的学习步骤(如复习、作业、预习等)贯彻在过程中,一持续,二以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

  3.利用“氛围”“榜样”,如安静的环境,一同学习等,促进孩子良好习惯发展。

  4.“学校生活精彩回放”环节,让孩子说,奶奶适时引导,拉近心理距离,又了解了孩子思想动态,此时点拨几句,孩子心理不设防,统统接受。遇到难题,奶奶先启发,尽量不直接讲解,这说明一个道理,学习真正意义上是孩子的事,家长不能代替,不能自作聪明地辅导太多,也不能请人辅导很多。不要让孩子形成依赖。还有评价办法,点点滴滴记小星,攒多了记五星,最后兑现奖励,技巧在于延长积累奖励的过程,不要随时滥用物质奖励。

5.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与家长的“辛苦”程度成正比,而与家长的策略高低成正比。如果你感到制定和实施好的策略有困难,可以和老师协商,可以适度地请别人代理(还是不如亲自实施),但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参与和了解情况。


上一篇:
  • 上一篇素材:
  • 下一篇:
  • 下一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