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历史文化 >> 文化杂谈 >> 素材正文

汉字听写大会 | 咬文嚼字话“教师”

作者:admin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10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 (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最尊贵的老师:太傅


世界上,地位最尊贵的老师,便是未来帝王的老师。古代,帮助国君教导太子的人,一般叫做太傅。


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海报


为什么叫“太傅”呢?


“傅”在《说文解字》里,被解释为“相也”,意思是辅助、辅佐的意思。除此之外,也用作教导、教育,是动词。或者用为名词,指帝王或者帝王与诸侯之子的老师。


为什么在“傅”前加“太”?有人认为,因为“太”在古代是“大”的意思,也有身份高或者辈分高的含义。因此古代很多重要的官职,都有“太”字,比如太保、太宰、太师等。


古代人给老师的礼物:束脩(xiū)



古代人讲究尊师重道,在拜见老师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都会带上“束脩”礼,聊表心意。那束脩究竟是什么呢?


“脩”是干肉的意思,“束脩”便是一束干肉(一束是10条的意思)。

古代人只拿肉来做礼物吗?


当然不是。束脩是一种代称。唐代施行束脩之礼,对学费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须送绢三匹,四门学送绢两匹,律学、书学、算学送绢一匹。


古代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太学与书院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像现在一样,古代也是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


古代公立学校里,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太学”是古代高等教育,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为什么是“太”呢?因为“太”在古代多与“大”相通,有极大的意思。为了国家的长足发展,为了完成人才的储备,除了采取推荐人才,或者进行科举这样的“国考”,进行人才筛选之外,当权者也要考虑教育的重要性,做好人才的培育工作。汉武帝时,董仲舒就建议设立太学,认为太学关乎贤士的培育,是教化的本源,所以要兴建太学,来培育天下人才。在东汉的时候,太学生有三万人之多。在那时,这已经是极多的奇迹了。


书院一般是古代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有特色的教育机构。萌芽于唐朝,兴起于宋朝,会藏书、修书、著书、刻书、教书,既搞学术研究,也做教育。中国四大书院有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老师,是很老的教师?



人们尊称他人为老师,老师,难道是很老很老的教师吗?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要传播圣贤之道。


“老”在古代指50至70岁高龄,也常用语对一些官僚的尊称。“老师”在以前指年纪大,辈分高,传授学术的人。后来,“老师”慢慢就没有了年龄的限制,用于泛指传授文化、技艺的人。


孔子画像


古代对于老师的其他称呼:


夫子:夫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是学生对于老师的称呼。在《论语》里,学生们就称呼孔子为夫子。祭奉孔子的庙,也被称为夫子庙。


博士:博士可不是现代才有的词汇。博士源于战国,本是中国古代的学官名。汉武帝时设置了五经博士,专授儒家经典。我们熟知的大文学家韩愈,《师说》的作者,就曾担任国子监博士一职。后来,博士才成为我们熟悉的学位。


助教:你没有看错,助教也是古已有之的名词。西晋时设置助教这一官职,协助博士进行教学。


训导:原来是教诲训导的意思,后来也被用作学官名。在明、清时期,政府会在府、州、县学,设置训导一职,作为辅助性的职位,来协助同级正职的同事们,来教育学校学生。


祭酒:酒怎么会和老师有关系呢?原来,祭酒也是学官名。这个词原意是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这是一种荣誉。后来,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博士之首称为博士仆射,到了东汉,改为博士祭酒,于是祭酒便成为学官名。西晋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隋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者。老师之首,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校长了。


博士、助教、训导、祭酒,都是官学的体现。这些幸福的古代教师们有官职有编制,是不是比现在的老师幸福呢?


上一篇:
  • 上一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