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教育知识 >> 幼儿教育 >> 素材正文

这些“想当然”的以为,扼杀了孩子最深的纯真

作者:admin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19

 

 提示点击上方"您的公众号名称"免费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教育孩子,有很多“想当然”的做法事实上是错误的,并且错得很离谱,正是这些想当然的行为扼杀了孩子最深的纯真。以下这些“想当然”的以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听家长的话

  这种观点是影响我们最深刻的,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悲剧。

  “孩子不听我的!”这是许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那么我想告诉你,你的孩子听你话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你说的话是对的并且对他有好处;二是你们相互约定好必须按规则做。

  在卢梭的《爱弥儿》一书中讲了奴役与支配的来源,父母让孩子无条件服从,“因为我是你爸,是你妈,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话”,这会在孩子的心中形成被奴役与支配两种可能性的认识。一种是我离不开对方,对方是个比我更强大的个体,供我吃穿——导致支配;另一种奴役,对方是奴隶主,它拥有我的身体甚至我的精神,所以我是他的财产。这样在孩子成年后就产生两种根本性的性格特征:要么支配别人,奴役别人;要么被人支配,被人奴役。就是无法拥有平等的观念和独立的人格。

  如果想让孩子听你的话,你就要先培养孩子的平等观念和独立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处,引导孩子正确思考,让孩子独立做出选择,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听我们的话。因为你无法证明你说的话一定是对的,就象孩子想吃香蕉而你却认为苹果才富有维生素,所以吃苹果是对的。这只能证明是你的看法,却不一定是孩子的需要。

  认为我为孩子做了牺牲,孩子一定会感恩,一定会学好

  这是一种没有因果联系的逻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教会孩子的自立能力。如果孩子该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家长也替代了,这等于剥夺孩子的生存权利,探索世界的权利。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依赖性和被支配性,相反父母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私心就越重。

  让孩子多多参与家政,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等等以此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氛围的温暧,因此孩子学会了感恩。如果家庭没有温暖的话,没有人会对父母感恩。当一个人没有感恩就不会理解父母的辛苦,如果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让父母高兴,理解父母对于父母是多么重要,他会认为不感恩是理所当然的,这是许多富家子弟的悲剧。于是,父母创造财富越大,给孩子的越多,孩子忘恩负义的程度也就越重,所以说这种观点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根本性误区。

  认为做人的道理等孩子“懂事”后再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的普遍做法是只要孩子学习,其他的事别管。从小把孩子教育得就不负责任,成为生活的旁观者。如果孩子从小不被引导去关心别人,理解别人,长大后就会我行我素。一旦这些道理在他们心中形成牢不可破的价值观和信念时,失败就会不可避免。

  所以,对孩子从小就进行如何做人的品德教育,是人生的根本,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否则,光让孩子学习知识而不引导他做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知识没学会,人也没做好。

  认为批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的惟一方法

  认为孩子做错事就应该批评,否则会养成坏习惯。这对传统观念中的大多数家长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我要说这一点是不对的。因为批评是要讲究艺术的,并非批评就一定能使孩子改掉缺点,相反破坏性的批评只会把孩子的潜能埋没,自我价值打消,毁掉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不用批评的方法改掉孩子的缺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孩子的成长是在优点被确认并且逐渐放大,进而替代了他的缺点的过程。如果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被确定而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最终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果父母的批评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指向孩子本身,那么孩子会改正他的缺点。否则孩子会感觉自我价值受到伤害,感觉自己是低劣的,无能的。这样他不但不会改掉缺点反而会愈演愈烈,最后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

  所以,批评是一门很高的艺术,用不好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认为表扬孩子必然会使孩子骄傲自满

  这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误区。任何一个精神的人都需要供氧者,作为孩子,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确认、表扬和鼓励,一旦缺乏这些,孩子的自我价值就难以建立起来。

  孩子的天性是要讨父母喜欢,对于孩子的真实行为父母给以确认、鼓励和表扬是建立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关键,会激起孩子更向上发展。

  只有在孩子没有做到相应的程度时,家长便用虚伪并且夸大的语言虚情假意地去表扬孩子,这时才会导致孩子不知深浅,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或者时间长了他根本就不信你这一套了。

  所以,表扬孩子的行为并不必然会导致骄傲,关键是如何表扬!

  认为学习过度会累坏人,用脑过度会伤身

  我们的教育是被动式、填鸭式、强迫式的教育。我们家长也这样做,才会使孩子觉得课业量大。如果我们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那他们学习起来会很轻松。

  根据脑科学研究,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一个孩子在良性情绪下学习,他是不会受到伤害或感觉痛苦的。对学习来说这是没有因果联系的,我们无法改变外面世界,只能改变自己的主观认识。所以,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很容易轻松的事,他的潜能是无限的。他才会毫不费力地去学习,不需家长做多少事情。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工作量是一个心理的量,如果心理上一个尺度被超过原先的尺度,就会感到累。人的心理和智商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取决于他的心境,看他们怀着什么样的观念,什么样的心境去学习。现在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的潜能开发已经推到零岁,早期研究认为的从七岁教育做人,智能开发的观点已经不适用。实际上现在教育已经提前到胎教,在人零至三岁时是语言黄金期,这时把几种语言输入孩子脑中,他并不会全部记到潜意识里,但到七八岁时学习语言会特别顺畅,错过这个黄金期再学习语言要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认为只要说一次孩子就应该记住,教一次孩子就应该学会

  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恰恰说明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太缺乏耐心。


  孩子们需要通过反复的行为才能把一个生活技能记住,请回忆一下马迪·金的诗。孩子们太弱小无法反抗就会记在心灵里,如果孩子的自尊心被伤害过,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有逆反心理是件好事,它说明孩子在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跟你战斗。他不问你的话对错,他采取的对策是对你所说的话一概对抗,这叫逆反心理。有逆反心理说明他有自尊心,如果一个人自尊心被伤害,没有逆反心理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玩世不恭,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时表面应付,实际不听;另一种是没皮没脸,一旦自尊心伤害,说什么都没用。

  自尊心是精神人的极点,要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为真正的人,一定要保护好他的自尊心。美国大教育家说过:“教育无小事。”所以说,只教一次就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经过反复行为,被鼓励,被确认,才学会最初的生活技能的。除了吃饭之外,其它生活技能都是要学来的。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


上一篇:
  • 上一篇素材:
  • 下一篇:
  • 下一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