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健康养生 >> 养生保健 >> 素材正文

永远不会在媒体曝光的医生照片!转出去,让媒体看看

作者:admin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29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 (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希波格拉底誓言-现代版


我宣誓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和我的最好判断力去实现我的誓言:


我将非常尊重和学习我们的医学前辈历尽千辛万苦所获得的科学成果及医学知识。我也将十分乐意去传授这些知识给我的后来者及未来的医生。为了病人本人的利益,我将采取一切必要的诊断和治疗的措施,同时,我一定要避免两种不正当的倾向:即过度治疗或无作用的治疗。我将牢记尽管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是医生本人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及理解有时比外科的手术刀和药物还重要。我不知道的时候就要说“我不知道”,我不应该为此感到羞愧。如果其它的专业人士能帮上我的病人的忙,我会请求他们的帮助。


我会遵循我的誓言,这样我会生活和行医愉快。我活著的时候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我离开人世以后希望大家记住我为他们做过的有益的事。对于来求助于我的病人,我一定要拿出我最精湛的医术,当看到他们身体康复的时候我会倍感愉快。


武警总医院原心外科主任王奇:连做5天手术抢救患者后过劳逝世


一名脑部同时生长动脉瘤、脑肿瘤等多处肿瘤的病人,需要这三名医生,对他完成六种不同的手术。三个外科医生,前后六个麻醉医生、八个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330张脑棉片……当手术成功后,三名医生累得散了架,直接躺在了手术台边。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和上海市儿童医院获悉,一位羊水栓塞产妇经过多家医疗机构联合接力抢救,40多位医护人员忙碌一天,输血53袋,被成功救治。


医护用体温加热血液


近日,西安某医院医护人员“手术室自拍”事件备受网友责骂,涉事医生为此受到重罚,而随着媒体跟进报道事件真相,舆论旋即发生180度逆转。孙宁东是广州某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用图片记录了手术室里救死扶伤的情景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让我们得以一窥手术室里的真实状况。封面图为一台在夜间进行的近六个小时的肝移植手术,由两组医生共同完成。孙宁东和两位年轻医生完成了第一部分手术后,被替换下台,两个小伙子因疲惫而在手术室打起盹。供图:孙宁东(除署名外) 编辑:周维


事实上,为了解手术情况,医生经常要进行手术摄影,甚至录像。手术摄影是医学摄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宁东在上世纪80年代刚分配到医院工作时,就开始用相机记录与工作相关的事情,病人康复前后对照、医院病理标本等都是他拍摄的对象。后来,他把镜头聚焦手术室,被领导责难:“你刀子开好没有?(意为先把手术做好)”图为孙宁东拍摄的手术场景。


2006年,一条深圳医护人员戴头盔上班自卫的新闻引起孙宁东的思考:医生和患者本该是朋友却成了对立面?2008年,成为主任医师的孙宁东,再次把目光投向手术室。他想用镜头定格外科医生的酸甜苦辣。图为2006年10月29日晚10点,一名患双侧股动脉瘤的艾滋病人因注射毒品造成瘤体破裂大出血,医生护士争分夺秒止血、处理伤口。这是一场与死神的搏斗,急诊现场气氛紧张。


作为医生,孙宁东在手术室拍照有专业优势。而除了应有的隔离外,他还查阅资料,请教摄影师,给自己带上“枷锁”:没有征得病人同意不拍脸部,保护病人隐私;采取静候式抓拍,尽量不用闪光灯,以免干扰医生手术等。图为2009年10月12日,医生为一名患者开腹,将体内的巨大包块成功取出。


2011年9月23日,一位全身85%烧伤的病人被送进医院,全身上下如焦炭,在烧伤科张雁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平稳地度过了休克期、安全地度过了感染期,又经过张雁医生的数十次取皮、植皮、和换药后,该病人康复出院。


2009年9月30日19点30分,广州某工地一名建筑工人从3楼上摔下,被工地上木棒戳入颈部,急诊送入院。经急诊抢救后,医生将木棒拔除。


医生在手术台上,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不吃不喝,想尿不能尿,以致有的外科医生早晨不敢多喝水。加上手术台上高度紧张,手术结束后突然松弛,更容易疲劳。图为2004年9月26日深夜3点的一台大手术,刚刚换下台的医生极度疲惫,只能坐在踏脚凳上靠墙稍事休息。在整个手术没有结束之前,所有医生不能离开手术室。


2010年1月1日凌晨4点多,在经历一场近6小时的“跨年”手术之后,医生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打盹。


抢救完艾滋病人的医生,手术结束已是筋疲力尽。“我认识的许多医学泰斗,直到退休,也很少有人留下他们手术时的身影,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如何工作。”孙宁东说。


孙宁东注意到,外科医生的眼睛十分“有神”,特别是做手术时,全神贯注,摄人心魄。在一开始拍摄手术室的照片时,孙宁东将镜头聚焦在医生的“眼睛”上。图为两名医生在专心手术中。


在常人看来,手术室的氛围是严肃、紧张的,但并不尽然,关键时刻屏气凝神,而有时为了调整患者情绪,也会刻意营造轻松的氛围。2009年10月1日是60周年国庆日,外科护士张圆圆的预产期也是这一天,出生前她为孩子取名“国庆”,为迎接“小国庆”的到来,手术室内挂满了国旗。



“小国庆”在充满节日气氛的手术室中诞生。为产妇进行手术的医生是最先看到新生婴儿的人。孙宁东也捕捉到了“小国庆”第一次握住妈妈手的温馨照片。


人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病人康复的绝大部分功劳应归功于护士。医院病房中每天24小时都会闪烁着护士的身影。孙宁东发现,许多护士下班前都喜欢把鞋跟脱下,问起原因才知道在病房里忙于更换输液瓶,上班如同小跑,双脚肿的厉害。


图为一名护士小姑娘在两台手术的间隔中趴在椅子上睡着了。


除了关注自己的同事,孙宁东的镜头也投向了患者。2012年,孙宁东举办“仁心仁术”摄影展,在展览前言中,他说到:在人们的印象中,荣誉和鲜花应该献给为病人解除疾苦的大夫。其实不然,在千千万万个医生的理念中,他们感谢的是他们的病人:多少患者的生命铸就了成功的外科医生,鲜花理当献给病人。图为孙宁东拍摄的病情恢复良好的患者。



王大爷来自河南农村,他因胃癌于2010年5月住进医院,医院成功为他实施了手术,住院期间他和同病相怜的病友结下友谊。康复出院两个月后,他再次来院,并探望病友,鼓励他战胜病魔。孙宁东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幕。


孙宁东拍下了许多病人的微笑。医患关系本身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拯救生灵,治病救人,希望我的作品能使我们的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更加亲密、彼此成为朋友。孙宁东说这是他透过自己的镜头最想展现的。


受父亲影响,孙宁东的女儿也加入了这个“摄影师”的行列。2008年,52岁孙宁东申请到南沙岛礁代职,临行前体检发现肝脏有结节,随后确诊为早期肝癌。

孙宁东很快进行了肝脏切除手术。拆线时,他想到:“以前我帮病人拆线,他们疼不疼,下手会不会重了?”于是,他拿过起钉器,给自己拆了一回线。(图片由孙宁东女儿拍摄)


还躺在病床上时,孙宁东的一位癌症患者——74岁的王强到医院换药,意外发现孙大夫也成了病号。本是医患双方,此刻更像同病相怜的病友。图为孙宁东一边打吊针,一边为王强写药方。(图片由孙宁东女儿拍摄)


近日备受争议的“手术室自拍”事件,经媒体采访后还原了事件起因:由于这是老手术室的最后一台手术,加上这是一台历时7个小时的复杂手术,一位农民工患者的腿因此被保住……医护人员既高兴又留念,才拍摄合影留念。图为网传“手术室自拍”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55岁的郑晓菊是西安凤城医院手外科主任,“手术室自拍”事件的主人公之一。提起事件中大众对医生的误解,她哽咽落泪。凤城医院副院长李建荣说,医护人员在手术室摘掉口罩确实不妥,不过这一行为也被媒体和网友放大了。为尽快消除负面影响,也从进一步严格要求医生的角度出发,院方在处理时选择了从重处罚。赵航/CFP


回顾历史,1987年,一张手术室里拍摄的照片被评为《国家地理》年度照片,照片上波兰外科医生Zbigniew Religa博士在经23小时心脏移植术后,疲惫地坚持观察他的病人,他的助手已经睡在了角落里。这张照片被发表后,引起了世界关注。对于大多数医生来说,全力救死扶伤、不忘学医初心,是他们从事医生这项职业的理念,我们应该对这些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怀以敬重之心。


上一篇:
  • 上一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