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健康养生 >> 养生保健 >> 素材正文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一起来看看!

作者:admin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10

点击上面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近年来深受人们欢迎,其中的穴位敷贴疗法,俗称“三伏贴”,讲究顺应时节,包含“伏前加强”、“头伏”、“中伏”、“末伏”、“伏后加强”五个阶段。关于三伏天你知道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Q1:“冬病”为何要“夏治”?


  “冬病”指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夏治”指在夏季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用三伏贴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寒气,调整阴阳,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者彻底根治疾病。


  Q2:冬病夏治有哪些疗法?什么是穴位敷贴疗法?


  冬病夏治采取的方法较多,有中药内服、针灸治疗、艾灸治疗、百草熏蒸、穴位敷贴等疗法,目前最常用的为穴位敷贴疗法。它是应用一定的药物在人体体表穴位外敷,借助药物对穴位以及经络的刺激,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Q3:冬病夏治都说头伏效果最好,错过头伏,还能补贴吗?


  冬病夏治遵循的主要是节气而非温度,只要顺应四时循环施治即可,错过了头伏,中伏敷贴照样有效。敷贴不拘泥于入伏当天,三伏天内,甚至秋后都适宜。一般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咳喘等头伏开始贴效果最好,如错过了,隔10天可再补贴。

Q4:贴了“三伏贴”之后皮肤只有觉得温热才有效果吗?


  每个人的皮肤敏感度都不同,同时敷贴的时间又是自己把握每人也各不相同。如果感觉不明显,可适当地延长敷贴的时间,但是成人一般为2~4小时,小儿一般为0.5~2小时。如时间太长会引起过敏并失去药效。


  Q5:贴完伏贴起水泡如何科学解释,如何处理?


  敷贴疗法能让皮肤局部起水泡,这种疗法被称为“发泡疗法”,是体内湿毒被拔出来的正常反应。如起大泡,需挑破水泡,进行相应的消毒措施;如出现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即可。


  Q6:药物穴位敷贴期间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易导致阳气不运,变生他病。


  Q7:今年贴好了,是不是明年就不用再贴了?


  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性治疗过程,一些顽疾还需坚持几个夏天,才能达到“来年少发或不发病”的长期明显效果,使病情真正稳定,甚至根治。人体内的寒毒每年都会积聚,根据以往经验,“三伏贴”一般连续贴三至五年才能最终根除疾病。


  Q8:贴了“三伏贴”,背上的印子啥时候能消,是否贴的越多越好?


  “三伏贴”消印和个人肤质有一定关系,一般皮肤越白越难消退,有的则几天,有的则半年,有的则要三年,但绝对不是副作用,是药物渗透到皮肤内部,进入血液,去治病了。伏贴不是贴的越多越好,因为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病症,一般以5到7贴为宜。


  (注:以上问题均由拥有两年敷贴经验的纯中医连锁医疗机构——济华中医馆国家级名老中医、拥有50余年敷贴经验的刘茂林教授回答。)


  哪些病症能冬病夏治?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慢性皮肤病 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7.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8.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2014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表


  伏前加强:6月21日至6月30日(选贴)


  头伏:7月18日~7月27日


  中伏:7月28日~8月6日


  末伏:8月7日~8月16日


  伏后加强:8月17日~8月26日(选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