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健康养生 >> 疾病预防 >> 素材正文

颈椎病牵引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admin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28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 (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复杂多变。以中、青年伏案工作者多见。临床上以推拿、理疗、牵引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坐位枕颌牵引为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能够调整颈椎椎体之间组合关系,恢复颈椎正常序列,改善颈部组织血流循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椎间孔牵开、椎间隙增宽有利于突出的组织恢复原位或改变突出组织与神经根的关系。

同时,可以松解神经根和关节囊的粘连,对受压迫的神经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达到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但在临床治疗中,也有因牵引方法不当而使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的现象。笔者自2001年9月-2011年9月近十年的时间内,运用此一方法门诊治疗患者甚多,其中有56例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对其进行初步总结和分析,探寻查找牵引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期达到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目的。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本组共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6岁,以35-55岁最常见。病程最短2天,最长10年(呈间断发作)。其中神经根型34例,椎动脉型10例,交感型4例,混合型8例,脊髓型0例。

  1.2治疗方法 56例均采用坐位枕颌牵引法治疗。

  1.3不良反应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胸闷、上肢胀麻木疼痛、一过性意识丧失等等以及原有症状加重。

  2.临床观察

  本组56例,除4例未继续牵引外,其余52例,经纠正牵引方法后,继续进行牵引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并获得满意效果。笔者通过对这些患者的观察、分析、总结与研究后,发现不良反应与下列因素有关。

  2.1牵引角度 牵引的角度有3种(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如采用不当,就会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等不良反应。本组因角度选择不当,牵引5-10分钟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胸闷、上肢麻木无力等不良反应28例。经调整牵引角度,不良反应消失。因此,在治疗前,详细阅读颈椎片和熟悉病人颈椎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或调整适宜的角度进行牵引。

  2.2牵引重量 不同的患者,病情有异,选用牵引重量差异很大,通常依据患者自身体重(kg)的1/10开始至1/5多(数用6-7kg)。在操作过程中,牵引重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加重。一般情况下,第一、二次为4-5kg,此后逐渐加至6-7kg。这是因为牵引重量太小起不到治疗效果,牵引重量太大,过度拔伸,会加重颈部肌肉的损伤,甚至出现肩臂麻疼、头晕、心慌、频死感。本组56例样本中,因牵引过重(超过18kg),出现不良反应6例。调整牵引重量后,不良反应消失。

  2.3牵引时间 每次20分-30分钟,每日2次。第一次牵引时间相对要短(一般15分-20分钟),慢慢增加,使患者有个适应的过程,最后加至30分钟。若牵引时间过长,使颈部组织过度拔伸容易造成颈肌疲劳或损伤,出现颈部僵硬,活动不灵,甚至颈肩臂原有疼痛加剧等症状。本组8例患者因牵引时间超过50分钟后出现颈部僵硬活动不灵,患肢麻木疼痛症状。

  2.4牵引过程中患者活动 如果患者在牵引过程中,颈部随意活动容易使颈椎发生较大位置变化导致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本组8例患者由于牵引过程中接听手机和聊天而出现头晕、心慌、上肢原有疼痛麻木症状加重。

  2.5牵引结束时解除方法 牵引结束时,应渐次减量,再取下牵引带,并嘱患者在原位静坐5-10分钟,方可活动。本组6例患者因突然解除牵引或患者不曾休息调息,立即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站立不稳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颈椎回位突然,位置发生变化,椎动脉扭曲导致一过性脑缺血而引起的不适感。

  3.讨论

  通过上述56例患者不当牵引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其中牵引角度选择不当,牵引5-10分钟即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上肢原有麻木疼痛症状加重者28例。牵引重量过大导致患者肩臂麻疼、头晕、心慌、频死感6例。牵引时间超过50分钟出现颈项僵硬、活动不灵,甚至颈肩臂原有疼痛加剧等症状8例。牵引过程中接听手机和聊天而出现头晕、心慌、上肢原有疼痛麻木症状加重者8例。牵引结束时解除方法不当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站立不稳等不良反应者6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减少颈椎牵引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首先医者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专科理论与临床经验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仔细的检查和测量,充分掌握病情后全面评估因人而异制定一套合理的牵引方案并告知患者在牵引中、牵引后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达到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目的,避免颈椎牵引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