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健康养生 >> 疾病预防 >> 素材正文

九月份防病提示

作者:less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 (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9月份,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时值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学,又恰逢中秋佳节。提醒市民应重点关注对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同时也要防范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九月份新学期开始后,幼托机构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将增加。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幼托机构应继续加强晨午检、通风消毒、病例隔离等工作,家长须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的良好卫生习惯。一旦发病,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粘液、粘冻或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等症状,夏秋季为菌痢的好发季节。该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通过污染的食物造成集体单位暴发。因此,市民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喝开水,不吃不洁、不卫生的食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校、幼托机构、企业、工地等集体单位要切实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措施,确保饮食卫生。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部分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发病形式上既可表现散发,亦可呈群体性暴发。提醒市民应注意食品卫生,不要食用不卫生、腐败变质食品;餐饮业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按食品卫生要求规范操作,防止食品污染。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猩红热: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5天,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严重者易发生中耳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以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预防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室内通风、注意儿童个人卫生、搞好环境卫生等等,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上一篇:
  • 上一篇素材:
  • 下一篇:
  • 下一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