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历史文化 >> 文化杂谈 >> 素材正文

中国篮子的百年岁月

作者:lei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13

 

 提示点击上方"您的公众号名称"免费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穿过胡同,走进美术馆大院,百年篮篓展隐在一扇紧闭的门里。

门里挂了厚重的遮光帘,隔出了两个世界。帘子外的世界亮堂堂,雾霾遮天,有高楼,街道,熙熙攘攘的人。帘子里的世界黑漆漆,微光点点,有泥土,篮子,沉默不语的影子。

好像走进了一个新的天地,很多很多沉睡的篮子,独居在一片片光里。其中,年纪最长的篮子已经二百多岁,但它依然康健,做着古老的梦,梦里响起咿咿呀呀的歌声,像是小时候姥姥摇动晒包谷的篮子,哼起的歌。

篮子们都不年轻了,一双双手拉着它们走了很长很长的日子,我有幸见到其中一双——长满了厚厚的老茧,爬满了皱纹的手。这双手摩挲着篮子,一遍又一遍。这双手的主人,两鬓斑白,他从浙江赶来。长方形的屋子,老人从这头跑到那头,在众多篮子里张望,找到了熟悉的便抬起头来愉悦的说,这个是我编的,这个也是哦。这个可以挂在高的地方,这个是用柳条编的,这个刷了桐油可以保存很久,这个编得很不容易啊。年过八十的篮子主人像孩子一样快乐,讲选料,破篾,编织,打磨。听的人似懂非懂,他也热情依旧。末了,他叹一句,可惜现在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个了。

值得庆幸的是,依然还有细心保存的有心人,将百年的篮子们聚在一起,从四面八方,历春夏秋冬,留下了这些精编细磨的岁月。

愿这微光里的美,你也能看见。:)


1925·《Chinese baskets(中国篮子)》


圆形竹编提篮


老式圆筒筐×老式矩形提篮


老式花篮


老式方篮


四方野餐篮


老式矩形花篮


老式带盖提篮


2015·篮中岁月


饭篓。此饭篓来自贵州山区,农民为了节省在田地与家之间往返的时间,常会用饭篓带一些米团之类耐饿的主食充饥。


食盒。这样的食盒带有金属的挂耳,可勾在扁担挂钩上或用长杆穿过抬动之,此方形食篮是一九一八年的旧物。


帽篮。明清时期的官帽篮,专门用于存放官帽。


旧时福建沿海渔家因要出海打渔,常挑选大肚量的葫芦,用竹篾片依照葫芦的样子编织成可以盛足够淡水的独特容器,后也被用于盛装酒和茶水。


天圆地方篮。上世纪在浙皖地区普遍使用的篮子。圆口方低的器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观念,人应顺应自然之道,“天圆”产生运动变化,“地方”则收敛静止,知行唯美,动静相宜。


文房盒。旧时文人墨客用来存放文房用品的器具,材质多为竹木两种,此展品来自浙江地区,即可用于日常也可以与书箱一起携带。


暖壶罩。茶壶放入暖壶罩里盖上盖子,原本厚实的夹层使茶水在冬天也可以长时间保温,壶口还可以直接通过开合处的小孔倒出茶水来。


谢篮。来自民国时期南方地区,双喜图案的篮子是在男女谈婚论嫁时给算生辰八字的先生或媒人送礼的谢篮,编织着松柏长青和双寿的篮子则是为老人贺寿的礼篮。

火笼,又称薰笼,是过去安徽、闽北、江浙一带农村家里必备的取暖用具,有提柄的篮子形制便于携带,在闽北地区婚嫁时,也会选两个火笼当作陪嫁的吉祥物,意喻红红火火,夫妻相濡以沫。


底·花







光·影








另附上“篮中岁月·中国百年篮篓展”的观展地址: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文创园1-101。

展期:2015年3月7日-9月15日 免费观展

如果你在北京,很推荐前往,亲身感受篮篓之美。:)


 


上一篇:
  • 上一篇素材:
  • 下一篇:
  • 下一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