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拾遗:复兴之路
提示:点击上方"您的公众号名称"↑免费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前文中提到,满清入关后,下令汉族剃发易服,统一换上满清服装,至此拉开了汉服文化至今三百多年断代的帷幕。然而人们的民族意识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却并没有因此而被磨灭,为了民族复兴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存留而进行的奋斗也从不曾停止。 为了缓和汉族长期的抵制斗争,稳定局势,清政府提出了所谓的“十从十不从”政策,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以及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正是这点有限的让步,才使得汉服的一些基本特点得以保存。 由于有“生从死不从”的规定,汉族士人通过穿着汉服入殓对剃发易服制度表示抗议,并通过在公共空间举行葬礼这一仪式展示传统衣冠,使族身份的记忆持续传递。 明末清初五大家之一的黄宗羲曾著《深衣考》。他在遗书中写道死后“即以所服角巾深衣殓”,他入殓所穿的深衣,正是古老的汉族衣冠。 清末民初思想家章太炎家族所在地区长期流行反满思想,章太炎的父亲虽然在清庭做官,但曾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吾家入清已七八世,殁,皆用深衣殓。吾即死,不敢违家教,无加清时章服”。章太炎在日本时,由于找不到汉服裁缝,所以让日本裁缝参考和服样式制作了汉服,虽然形制不正,但他专门在衣服上写了“大汉”二字,这是他一生最爱的“汉服”,该衣服至今仍展于杭州博物馆。太炎先生1914年给妻子的遗书中也写道“知君存念,今寄故衣以为记志,观之亦如对我耳。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召日本缝人为之。” 民国期间,有夏震武先生束发深衣,有钱玄同先生着玄端赴教育部任,张大千先生也宽袍大袖游历欧洲。民间也有很多不知名先生,着汉服迎接革命队伍、可以说,在清朝末年的革命宣传中,汉服不仅被赋予了悲情的想象,也被转化为宣传符号。 汉服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更是一种信仰的象征。民国政府颁布的民国礼制,其实也是对中国传统礼制的一种恢复。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同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现代的祭孔大典,汉服运动,无不是人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和汉服文化的追寻。 文化的缺失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逐渐找回,可是失落的民族意识,又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寻找呢?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这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求,也是人们对于的民族文化复兴呐喊。 重回汉唐:
|
陈羽《夜泊荆溪》
真相没有温情:中国历史上十四次…
我想和你在这张床上过完此生
好朋友为什么会逐渐疏远
《襄王不许请隧》:王朝虽没落,…
沁园春·长沙
趣味文化历史,唐诗宋词中那些无…
你所谓的诗和远方,不过是虚荣感…
世界上最无趣的莫过于开会了
最经典的九大智慧名言!
红楼十二金钗判词,你怜谁叹谁?
揭秘: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
你可以追求梦想,但别牺牲父母来…
要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唐代《大乐赋》:史上尺度最大的…
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却唯独只爱…
武威九大古遗迹,你知道多少?
能让女人变漂亮的细节
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天下第三行书,书文并美,绝代千…
陶渊明《饮酒》
一战后,德国纳粹为何迅速崛起?…
合群还是独行特立,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我还不错,你要不要试着喜欢…
中国最美古文典故,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