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历史文化 >> 诗词歌赋 >> 素材正文

他曾经听到过历史和笑

作者:less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30

点击上面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

自火焰中诞生

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

而他的一条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


他曾经听到过历史和笑


甚么是不朽呢

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缝纫机的零星战斗下

他觉得唯一能俘虏他的

便是太阳


1960年8月26日 (原题:《上校》)


【作者】


痖弦(1932- ),原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在大陆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1949年8月在湖南参加国民党军队,随之迁往台湾,目前定居在加拿大温哥华。50年代开始写诗,1954年他与两位背景相仿的诗人张默、洛夫一起创办《创世纪》诗刊。痖弦的诗作多方展示对基层生活者的痛苦反思,表现出一种茫然若失的幻灭感与失落感。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及诗论集《聚散花序》。他的诗歌写作生涯并不太长,后曾担任《幼狮文艺》等文学刊物的主编、《联合报》副刊主编等职,为台湾最有影响的编辑家和文化推动者。


【简评】


痖弦出身戏剧系,且演过话剧。论者说他的诗富于戏剧性,这是对的。《上校》好像是一出小小的独幕剧。人物是一个退伍的上校及其妻子,时间是某个有阳光的日子,地点是退伍上校的家中。剧情很简单:上校退伍后生活拮据,妻子缝衣服赚钱。某日妻子正在缝衣服,轧轧的机器声使他想起从前抗日战争的情形,引起一番今昔的感慨。只有短短十行的篇幅,情节简单,但此诗却十分具体且深刻地呈现了一个境况。诗人用字精炼,更使读者有细细咀嚼,发挥想象的余地。技巧上的成就,绝非那些言尽意尽的浅白作品可比。诗人于不声不响之际就作了今昔的讽刺,这正是反讽的当行本色。(香港诗人黄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