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历史文化 >> 历史记录 >> 素材正文

郴州八大古村

作者:佚名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27

点击上面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如果您已经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到一处世外桃源感受别样风情,那就让我们去寻找青瓦白墙、流水缠绕的美丽古村吧!今天就带您一起游走郴州最美的八大古村,触摸历史建筑,穿过古村古道,到达时光隧道的另一端。

它们融合了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承载着悠长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您不妨找个时间,走进郴州的古村,切身感受郴州的历史文化。


一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位于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境内,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整个古村占地3平方公里,至今仍保存了360多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历史建筑,这些历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板梁古村蕴藏着中国古老的宗法仪式、儒学传统、风水观念、哲学意识、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被誉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全,风水最好,文化底蕴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开国大将黄克诚就是从板梁暴动走向革命道路的。目前为国家AAA级景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二阳山古村

阳山古村位于桂阳县正和乡境内,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现存古建筑60余栋。阳山古村青山环绕,秀水萦回,颇似《桃花源记》所述的境界。特别是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古典建筑的完美结合。

这里房屋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采光、通风、排水处理凸现了古人的智慧。阳山与其他古村最大的不同的是,阳山既不是官人建村,也不是商人建村,而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村落。据史料记载,阳山村自发设立的“宗源会”、“救婴会”、“禁戒会”、“重九会”、“义学会”、“女儿会”等六会治村,形成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百年家风,是我国古民俗风情的“活化石”。


三小埠古村

小埠古村位于郴州市北湖区保和乡境内,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有550年的历史,现有明古民居50栋。

漫游在小埠古村,可以看到戏台、茶馆、书院、祠堂、寺庙、庵堂、古墓、凉亭、驿道、字纸塔、古井、花桥、百步七孔桥等建筑。进入一座建筑内,甚至还有大户

人家待嫁小姐的闺房阁楼保存至今。村子里随处可见颇有年月的举人碑、拴马石等古迹遗物,默默诉说着小埠古村先人曾经的荣耀和起居生活。

目前,小埠古村能同时容纳600人用餐,150人住宿,兼有游泳池、茶楼、书院、垂钓、民俗一条街等各类配套设施,在历史性、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建筑性上都做到了较好传承。2010年6月被评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四上乔古村

上乔古村位于位于临武县城城北25公里,距麦市乡政府2.5公里,衡武高速公路出口处。据上乔村族谱记载,本村始祖郭妥公,糸唐代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十九代孙,南宋时官任临武,定居乔溪(即今上乔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上乔古村中,内外巷道全部用青石板铺设,水沟交错连贯有序。村中有清代古建140多栋、民国建筑300多栋,大部份古建筑保存尚好。2013年12月,上乔古村被列为湖南省级保护历史文化名村。





五庙下古村

庙下古村位于桂阳县洋市镇,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村保存比较好的明清古民居270多栋。

这些古色古香,雕龙画凤的古民居错落有致,人物鸟兽栩栩如生。村中古井、凉亭、祠堂精心布置,与古建筑群完美融合,具有鲜明的湘南民居特色和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庙下村由于古民居集中,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荣获“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示范村”。

六腊园古村

腊园古村位于宜章县白沙圩乡东南部,是一个以明清古建筑为主的自然村落。村内的陈氏家族自明代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迁居于此,迄今已达600年,古村中完好地保存了200多栋古建筑,屋舍俨然,道路齐整,蔚为壮观。

村落内雕梁画栋、匾额题记众多。村周围有包公庙、江头庙、开化庵等景点。腊园古村,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涉及古建筑设计、古木石雕刻艺术、古油漆工艺和书法、诗词、教育、民俗、宗教等众多内容。





七津江红色古村

津江红色古村位于汝城县城郊乡之南,地处东泉水与津江水环绕锦绣之地。始建于唐朝时期,历经千百年的繁衍生息。

红色津江古村内有180余座建于明清年间的民居院落,规模宏大,院落相连,有七祠堂八大厅,其中有纪念明监察御史朱海的“豸史第”、纪念清朝曾任延、津、邵兵备道的抗法志士朱明亮的官厅。更为重要的是保存了从汝城“新湖南”到引发湘南起义,以及中国现代史上国共合作的成功典范——“朱范谈判”和朱德、陈毅当年策划湘南起义等实物载体。

至今,保留着1927年湘粤赣农民运动指挥所旧址、湘南特 别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朱范谈判合作、汝城会议、朱德旧居、早期女革命家朱舜华(张琼)故居和世界和平诗人朱子奇旧居等。

同时,津江古村中还保存有不少名人匾额,有朱德题写的“世界一家”匾,蒋中正题写的“热心教育”匾,赵恒赐题写的“敬学劝教”匾,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题写的“人杰地灵”匾,为古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八流华湾村

流华湾村位于资兴市三都镇,是资兴市保存最为完好的湘南古民居群,共400余间房子,初建于清代早期,距今约400多年历史。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前有荷塘、小河、古树、石拱桥、袁氏寺堂小书院,村尾还有木柱吊脚楼。

所有房屋青砖黑瓦,两层结构,村中有四大厅,四大厅各有天井,各大厅门口有精细的木雕,禾坪上有旗杆石、鞍马墩,房屋两端飞檐翘。
流华湾人杰地灵,出过5个秀才、1个进士。老厅屋大门口现在还悬挂着一块“进士”牌匾,牌匾上用镏金行书字体刻着“道光乙已年恩赐进士袁振文”字样。
厚的文化底蕴外,还是资兴红色革命的摇篮。民国17年(1928),中共资兴县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流华湾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