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给予你另外一双眼睛——刘亮程《我改变的事物赏析》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 即可免费订阅! 微信名 (微信号:请填写您的微信号)
【导言】刘亮程(1962~):生于新疆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做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库车》等。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原文】 我改变的事物 刘亮程
我年轻力盛的那些年,常常扛一把铁锨,像个无事的人,在村外的野地上闲转。我不喜欢在路上溜达。那个时候每条路都有一个明确去处,而我是个毫无目的的人,不希望路把我带到我不情愿的地方。我喜欢一个人在荒野上转悠,看哪不顺眼了,就挖两锨。那片荒野不是谁的,许多草还没有名字,胡乱地长着。我也胡乱地生活着,找不到值得一干的大事。在我年轻力盛的时候,那些很重很累人的活都躲得远远的,不跟我交手,等我老了没力气时又一件接一件来到生活中,欺负一个老掉的人。这也许就是命运。 有时,我会花一晌午工夫,把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土包铲平,或在一片平地上无辜地挖一个大坑。我只是不想让一把好锨在我肩上白白生锈。一个在岁月中虚度的人,再搭上一把锨、一幢好房子,甚至几头壮牲口,让它们陪你虚晃荡一世,那才叫不道德呢。当然,在我使唤坏好几把铁锨后,也会想到村里老掉的一些人,没见他们干出啥大事便把自己使唤成这副样子,腰也弯了,骨头也散架了。几年后,当我再经过那片荒地,就会发现我劳动过的地上有了些变化,以往长在土包上的杂草现在下来了,和平地上的草挤在一起,再显不出谁高谁低。而我挖的那个大坑里,深陷着一窝子墨绿。这时我内心的激动别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改变了一小片野草的布局和长势。就因为那么几锨,这片荒野的一个部位发生变化了:每个夏天都落到土包上的雨,从此再找不到这个土包;每个冬天也会有一些雪花迟落地一会儿——我挖的这个坑增大了天空和大地间的距离。对于跑过这片荒野的一头驴来说,这点变化算不了什么,它在荒野上随便撒泡尿也会冲出一个不小的坑来。而对于世代生存在这里的一只小虫,这点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有些小虫一辈子都走不了几米,在它的领地随便挖走一锨土,它都会永远迷失。 有时我也会钻进谁家的玉米地,蹲上半天再出来。到了秋天就会有一两株玉米,鹤立鸡群般耸在一片平庸的玉米地中。这是我的业绩,我为这户人家增收了几斤玉米。哪天我去这家借东西,碰巧赶上午饭,我会毫不客气地接过女主人端来的一碗粥和一块玉米饼子。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却永远不会为某一件事去忙碌。村里人说我是个“闲锤子”。他们靠一年年的丰收改建了家园,添置了农具和衣服。我还是老样子,他们不知道我改变了什么。 一次我经过沙沟梁,见一棵斜长的胡杨树,有碗口那么粗吧,我想它已经歪着身子活了五六年了。我找了根草绳,拴在邻近的一棵树上,费了很大劲把这棵树拉直。干完这件事我就走了。两年后我回来的时候,一眼就看见那棵歪斜的胡杨已经长直了,既挺拔又壮实。拉直它的那棵树却变歪了。我改变了两棵树的长势,而现在,谁也改变不了它们了。 我把一棵树上的麻雀赶到另一棵树上,把一条渠里的水引进另一条渠。我相信我的每个行为都不同寻常地充满意义。我是一个平常的人,住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注定要闲逛一辈子。我得给自己找点闲事,找个理由活下去。 我在一头牛屁股上拍了一锨,牛猛窜几步,落在最后的这头牛一下子到了牛群最前面,碰巧有个买牛的人,这头牛便被选中了。对牛来说,这一锨就是命运。我赶开一头正在交配的黑公羊,让一头急得乱跳的白公羊爬上去,这对我只是个小动作,举手之劳。羊的未来却截然不同了:本该下黑羊羔的这只母羊,因此只能下只白羊羔了。 当我五十岁的时候,我会很自豪地目睹因为我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小事物。在长达一生的时间里,我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它们,让本来黑的变成白,本来向东的去了西边……而这一切,只有我一个人清楚。 我扔在路旁的那根木头,没有谁知道它挡住了什么。它不规则地横在那里,是一种障碍,一段时光中的堤坝,又像是一截指针,一种命运的暗示。每天都会有一些村民坐在木头上,闲扯一个下午。也有几头牲口拴在木头上,一个晚上去不了别处。因为这根木头,人们坐到了一起,扯着闲话商量着明天、明年的事。因此,第二天就有人扛一架农具上南梁坡了,有人骑一匹快马上胡家海子了……而在这个下午之前,人们都没想好该去干什么。没这根木头生活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坐在一间房子里的板凳上和坐在路边的一根木头上商量出的事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多少年后,当眼前的一切成为结局,时间改变了我,改变了村里的一切。整个老掉的一代人,坐在黄昏里感叹岁月流逝、沧桑巨变。没人知道有些东西是被我改变的。在时间经过这个小村庄的时候,我帮了时间的忙,让该变的一切都有了变迁。我老的时候,我会说:我是在时光中老的。
赏析 文学给予你另外一双眼睛 文/马 以
“我改变了什么?”若是每个人都如此询问自己,会得到一些怎样的答案呢? 有谁会想到自己曾经改变了一片草的长势、树木的生长、树上麻雀的行动、水在渠中的流向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即使想到了这些,谁又能坚信自己这些行为都“不同寻常地充满意义”?大概在刘亮程之前,没有人会这么去想。然而在我们读了他的这篇《我改变的事物》之后,会这么去想的,恐怕就不止一个两个了。 很显然,刘亮程这篇文章的最大贡献,就是指引我们发现了那些经常为我们所忽视的生活意义。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些生活小事中度过,而大部分的人又都觉得只有在“做大事”时生活才有意义,但刘亮程仿佛是将我们拉到了显微镜前去观察生活,发现原来一些再简单、平常的举动都在使这个世界发生改变。我们不能无视这些改变,更不能否认这些改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才是沉甸甸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说“我是在时光中老的”。 “文学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在这篇《我改变的事物》里,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其中一个答案:文学能给予我们另外一双看待世界和生活的眼睛。比如此文就给予了我们一双发现平常生活意义的眼睛——有了这样一双眼睛,我们必将更加肯定我们的人生价值,并且必将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诗意。 我们常说文学贵在创新。那么文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别人不曾留意的,你留意到了,别人不曾想过的,你想到了,别人不曾说过的,你说出来了……而要做到这些,需要的就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敏锐感知力和洞察力:“每个冬天也会有一些雪花迟落地一会儿——我挖的这个坑增大了天空和大地间的距离”,这就是“敏锐的感知”;“坐在一间房子里的板凳上和坐在路边的一根木头上商量出的事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这就是“敏锐的洞察”……一个人这种与众不同的“感知和洞察”,就是因为一双与众不同地观察、看待事物的“眼睛”。 对于初中生而言,我们的“眼睛”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注视这个世界。显然,我们对世界缺少洞察力,但我们肯定不缺乏感知力。与逐渐“习惯”了这个世界样貌的成年人相比,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反而更为新奇、灵敏。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是初中生,也可以写出非常精彩的作品(许多同学的佳作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珍视自己对世界的那份独特感知——在文章里写下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切实体验与感受。 |
陈羽《夜泊荆溪》
真相没有温情:中国历史上十四次…
我想和你在这张床上过完此生
好朋友为什么会逐渐疏远
《襄王不许请隧》:王朝虽没落,…
沁园春·长沙
趣味文化历史,唐诗宋词中那些无…
你所谓的诗和远方,不过是虚荣感…
世界上最无趣的莫过于开会了
最经典的九大智慧名言!
红楼十二金钗判词,你怜谁叹谁?
揭秘: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
你可以追求梦想,但别牺牲父母来…
要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唐代《大乐赋》:史上尺度最大的…
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却唯独只爱…
武威九大古遗迹,你知道多少?
能让女人变漂亮的细节
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天下第三行书,书文并美,绝代千…
陶渊明《饮酒》
一战后,德国纳粹为何迅速崛起?…
合群还是独行特立,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我还不错,你要不要试着喜欢…
中国最美古文典故,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