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微素材 >> 情感驿站 >> 哲理故事 >> 素材正文

什么是温热有隙效应?6个小故事告诉你答案!!

作者:lei    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3

点击上面蓝色字即可免费订阅!

您的公众号名称 (微信号:设置您的微信号)



生命的要价

前一个周末,一直生活在苏州的二叔去世了,才六十出头的二叔,手下有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还没来得及移交。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奚恺元先生在给我们上管理学课程时,给我们做过一些测试题,其中有关于财富与健康的测试。说是:假设你患有一种病,这种病5年内可能死亡率是万分之一,现在有一种药 可以彻底治愈这种病,问你最多肯花多少钱购买这种药?当时我们班级出价最高的是5000美元。


后来老师又问大家:假设你现在就面临死亡,如果可以挽救你的生命的话,你最多肯付出多少钱?大家一致认为只要能挽救生命可以付出自己所有的金钱,甚至可以不惜代价举债挽救生命。


由于人们对财富的贪婪远远超过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度,当你为了健康需要付出财富时,你肯付出的代价也远远不及因为健康而需要用你的财富补偿的代价,除非你已经到了直面死亡的时候,你才肯倾囊而出,来换取你的生命。


老师做这样的测验,是测试我们在管理决策中是否具有理性思维,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一般会把健康与财富看得很对称,不管是需要你付出金钱还是付出健康,其代价应该是一致的。而我们的看法之所以不一致,那是我们的思维不理性。我们从思维的不理性也就看出了人们对财富的不理性贪婪以及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不理性漠视。


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彻底明白我们许多时候是在与生命做金钱交易的呢?我二叔虽然是一位不错的企业家,但在生命与财富的天平上他没有把握好应该把握的准星,按这个道理说,二叔应该是一位不及格的企业家。


温热有隙效应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两根室外燃烧的木柴,当相距很远时,时隔不久就熄灭了;当相距太近合并为一体,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相距有度,间隙不远也不近时,两根木柴才相互辉映,直至全部化为灰烬。这样一种自然现象,科学家称之为“温热有隙效应”。由此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有一个距离的问题。


说到某两个人的关系非常融洽时,人们常会用“亲密无间”来形容。现实生活中,“亲密无间”的关系也许存在,然而生活却经常是复杂的、微妙的,亲密到“无间”的程度,结果多半会破坏亲密。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像“有隙”才能使两根木柴更好地燃烧一样,“有度”才能保持人与人之间正常良好的关系和心理的和谐融洽。因为人既有社会的共融性,又有个体的独立性、私密性。人的这一特点,一方面要求在人与人交往中提倡团结友爱,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要互相尊重、给予彼此一定的独立空间。这就像物质中处于平衡状态的原子之间存在一个平衡距离一样,两个原子一旦小于这个平衡距离,就会产生质的变化,引发化学反应。


守护梦想

一名男子给小朋友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个收入微薄的驯马师,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生计和送儿子去上学。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的理想写下来。


晚上,小男孩写了一篇长达7页的作文,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理想,还画了一幅画来表现自己的整个计划:有庄园,有牲畜,有土地,还有 他想住什么样的房子……总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未来的憧憬中。


第二天,他将作文交给了老师。老师却将作文评为不及格,并留了一句话:“放学后来找我。”


小男孩去找老师,并且问他:“为什么给我不及格?”老师说:“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要想得到你想要的,需要很多条件,更需要很多钱。你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老师接着说:“如果你回去写一个更实际一些的目标,我会重新给你打分。”


小男孩回家后想了很久,他还问父亲该怎么办。父亲回答说:“儿子,这要你自己作决定。”


在认真考虑了一个星期之后,小男孩将原来的作文原封不动地交了上去。他对老师说:“您可以给我不及格,但我要保留我的梦想。”


故事讲完后,男子对小朋友们说:“这个故事里的小男孩就是我。现在我们就在我梦想中的房子里,在我梦想中的庄园里。当年的作文我仍然保留着。”


他说:“两年前我的这名老师带着30个学生来参观我的庄园。临走之前他对我说:‘我给你当老师的时候,我是一个梦想掠夺者。这些年来,我剥夺了很多孩子的梦想。幸运的是,你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们不要让别人剥夺我们的梦想,我们也不要去剥夺别人的梦想。


真知与半知
浮在河边的一根木头上趴着四只青蛙。突然冲来几个浪头,木头顶浪向下游慢慢飘去。青蛙们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它们的首次航行。


不多久,一只青蛙说话了:"这根木头实在神奇,它会运动,就像有生命一样,真是闻所未闻。"


第二只青蛙说:"不,朋友,这根木头跟别的木头一样,是不会运动的;运动的是河水,它流向大海,也带动了我们和这根木头。"


第三只青蛙却说:"木头和河水都不会运动,运动的是我们的意念;没有意念,一切运动都不复存在。"


三只青蛙为究竟是什么在运动争辩起来,它们越辩越热闹,嗓门也越来越大,但到底还是互不服气。


于是它们转向第四只青蛙,它一直在细心听着各方的言论,并未作声。青蛙们请它发表见解。


它说:"你们都对,说得都不错。运动的既是木头,也是河水,也是我们的意念。"


那三只青蛙听罢勃然大怒,因为谁都不想接受:自己的观点不是完全正确,人家的观点不是完全错误。


接下来怪事发生了:三只青蛙同仇敌汽,一起使劲把第四只青蛙推进了河中。


假如“007”只拍一部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电影市场不景气,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同样陷入困境。有人提议:以英国间谍007为原型,拍摄一部故事片在全球发行。公司老板立即拍板并着手实施。


剧本写好后,导演开始寻找演员,硬派小生肖恩·康纳利有幸成为007的扮演者。1962年,007影片《诺博士》在全球同步公映。气势磅 礴的画面、悬念迭起的情节、激烈火爆的打斗,立即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影迷,当年创造了近6000万美元的票房。


两年后,又有人提议:能不能再拍一部007?公司内部不少人都反对,理由是:同样的影片再拍一部未必讨好,也许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公司老板却坚决支持这一建议。


第二部007《来自俄罗斯的爱情》重磅推出后,又一次创造了辉煌。除了原有的激烈、格斗、悬念的特色之外,又添加了新的“佐料”———邦女郎。当年,该影片换回了近8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直到这时,哥伦比亚公司才意识到007是个卖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将007系列化呢?演员可以更换,剧本可以重编,情节可以推新……从1962年的《诺博士》到2006年的《007大战皇家赌场》,007系列共拍摄了20余部影片。从肖恩·康纳利到罗杰·摩尔,从布鲁斯南到现在的丹尼尔·克雷格,一个又一个邦德形象深入人心;从一个邦女郎到同部影片若干个邦女郎,无不吸引眼球;从第一部6000万美元到最新一部的5亿美元,共创下了40多亿美元的票房。可以说,007邦德影片开创了电影史上的神话。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亮点”加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试想,如果当初拍完一部后就放弃,就绝没有后来的007奇迹。


有位专写人物传记的著名作家经过长期调研后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亮点”,只是“亮点”亮过后,就被本人或他人忽略了,从此他只能归于平凡。而成功者恰恰相反,他们总能将优势放大,将偶然变成必然,将单个变成“系列”……


不会爱自己

外籍教师凯丽来自加拿大,上个月前刚到学校担任英语教师。


凯丽长得非常漂亮,深蓝的眼睛、高挑的身材、金黄而丝质的头发,微笑的时候,她的脸上会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在学校里,她向孩子们教授英语,而课余,她则向孩子们学习中文。


有一天,凯丽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英语作文,题目是《你爱谁》 。孩子们的答案几乎全部一样: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凯丽觉得不可思议。


凯丽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说:“难道你们只爱爸爸妈妈和祖国吗?”孩子们说:“还有老师,还有学校,还有爷爷奶奶……”


凯丽问:“孩子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才是你们需要爱的?”


孩子们想不出来。


凯丽说:“孩子们,你们需要爱的不只是这些,你们首先要爱的是你们自己,唯有爱自己,才能爱父母、爱祖国,爱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你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其他,你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凯丽说。


凯丽的言论在学校里掀起轩然大波,校长找到凯丽,希望她不要强迫孩子们接受她的观点,凯丽扑闪着大眼睛,觉得不可思议。


不久,凯丽提出了辞呈,学校极力挽留,凯丽去意已决。校长问她:“你当初到中国来,说你热爱这个国度,怎么说走就走呢?”


凯丽说:“校长先生,是的,我热爱这里的一切,但是,我不能勉强自己,我首先得爱自己,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这里无法施行,我不可能委屈自己去浪费自己的时间。”


凯丽走了,她是带着一个另类老师的形象走的。


凯丽的离去,留下了一个无人作答的问题:在中国教育中,为什么会缺少自我教育?



上一篇:
  • 上一篇素材: